通知称,2011年11月30日,山东、青岛、河南、四川家电下乡政策如期结束。
■本报记者朱宝珍
作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刺激消费的重要政策,我国家电下乡政策将迈出“退出”这一步。
日前,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联合发布通知称,2011年11月30日起,山东、青岛、河南、四川(以下简称“三省一市”)家电下乡政策如期结束。自2011年12月1日起,三省一市户籍的原补贴对象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含地方自主增加品种),不再享受财政补贴政策。
对此,贝叶思(北京)咨询研究员宋瑞表示,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带动下,家电企业受益匪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进一步刺激了行业继续扩张的野心,包括一些大企业扩大产能,一些小企业加入家电生产。但是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退出,农村市场的购买积极性会减弱,目前的国际市场也不是很乐观。未来家电供应可能会远远超过需求,行业可能会引发一轮价格战。
根据通知,自2012年1月6日零时起,中标区域仅限于三省一市家电下乡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面停止三省一市所有家电下乡登记和销售网点在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功能权限。2012年3月1日零时起,关闭信息系统中三省一市财政部门的审核支付功能。三省一市财政部门要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协调各方面,及时审核发放政策实施期间已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补贴资金(以产品销售发票和身份证为准),确保资金安全,并予以弥补。
通知同时强调,政策到期后,三省一市家电下乡销售企业要督促原注册销售网点立即撤下“家电下乡定点”标识,撤下店内所有与家电下乡相关的宣传资料,取消家电下乡专区(柜台),不得利用家电下乡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三省一市没有卖完的家电下乡产品可以继续作为普通商品销售。
据了解,自2007年12月以来,中国已在山东、四川、河南和青岛开展试点。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家电下乡从2008年12月开始推广到14个省市自治区,后于2009年2月在全国推出;产品数量也从过去的四款增加到八款。除了之前介绍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还增加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 tune。
家电下乡政策成效显著,显著拉动了消费效益。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家电5093.8万台,销售额达124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7%和83.7%。截至2011年6月30日,农村地区共销售家电1.65亿台,销售额3663.7亿元。
据了解,按照原定的家电下乡四年计划,今年11月底前将完成前三省一市,除前三省一市外,后续14个省市自治区将实施至2012年11月底。根据计划,其余地区将在2013年1月底前完成。